星期四, 12月 30, 2010

預測漲跌不可行之理由探討‏

GDP理論的本質有一些假設,


在於"此季度與去年同期相較之下,如果有成長就代表大盤應比去年同期高",

以及"成長率最高的季度,會進場的人都進場了,因此難以再創新高",

還有"大多數的個股會隨大盤波動進行漲跌"


以上的三個假設,邏輯上是合理的,但實戰上會有些盲點存在,

可以看一下我下面舉的例子:
**********

過馬路理論:

1.紅燈停,綠燈行。

2.過馬路前要看清左右有無來車。

只要遵守以上理論,就不會被車撞。

**********

過馬路理論,邏輯上合理,

但沒考慮到"路邊衝出一台車"、"在馬路中間跌倒爬不起來"、"紅綠燈訊號異常"....等種種變數,

把這些變數加入之後,就造成了闖紅燈可能沒事,綠燈可能被撞的異常狀況,

也讓合邏輯的過馬路理論的實戰效果打了折扣,

今年的GDP理論,也因為熱錢、ECFA、匯率....等種種變數加入而失效。

股市漲跌,由所有投資人的決策來得到結果,

因此變數幾乎是無限多,也因此所有的預測漲跌理論,總有一天會出錯,

老巴、彼得林區等人,也都反對預測市場,

所以我們要重視的只有兩件事,

1.分析內在價值

2.耐心等待買/賣價出現

把上述的兩項內功練好,

再去想加減碼技巧、擇時進出、停損停利、持股比率設定.....這些招式。

星期三, 12月 22, 2010

特賣會

最近G2000開始特賣會,

一件衣服竟然打了1.5折,

大多都是襯衫,少數是休閒服,

最後挑了六件,結帳的金額還比單件標價還便宜。



反觀股市也有一樣的道理,

我們不知道未來什麼時候會有特賣會,

但總有一天會等到,

老巴說過,要把投資當成只有20次機會的打洞卡。

用白話解釋,也就是以壽命80歲來說,平均3~4年會出現一次機會,

平時耐心等待,累積手頭現金,

特賣會出現時就大筆買進品質好的東西,

耐心,是投資裡說來最簡單,也最難學的東西~

星期二, 12月 21, 2010

黑天鵝無所不在:順達併加百裕破局

此案例已公告合併,但最後順達反悔造成破局,

因此套利者在決策前,仍需張大眼睛,

套利仍有其風險存在~



========================

順達科併加百裕 破局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10.12.16 02:22 am


電池模組大廠順達科(3211)與加百裕(3323)合併案,昨(15)日宣告破局,雙方表示,主因換股比例無法達成共識。法人分析,短期內對加百裕衝擊較大。

經濟日報/提供

順達科與加百裕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解除股份轉換契約。雙方原訂今年12月31日為合併基準日,以1.7股加百裕換發1 股順達科,加百裕將下櫃。雙方昨日宣布,合併終止。

順達科與加百裕均表示,雙方原意合併,但因情事變更,致雙方無法依原訂時程,在原訂換股比例的條件下,完成股份轉換,為避免時間延宕影響雙方對整體產業布局與損及股東權益,雙方合意終止。

法人評估,順達科與加百裕的合併案談不攏,對加百裕衝擊較深,主因加百裕的主要客戶,因合併案而將明年訂單轉移,雙方不合併,明年加百裕營運,因客戶轉單,較為辛苦。

加百裕董事長黃世明表示,部分客戶因合併案轉單,如今合併未果,明年上半年訂單將受影響,不過雙方確定終止合併後,公司會盡最大努力,與客戶溝通,目前影響數,尚難預估。

業界盛傳,加百裕與部分客戶因採購策略更動,加百裕訂單流失,亦為雙方合併觸礁的原因之一;黃世明表示,若客戶調整採購策略,影響擴及所有供應商,加百裕僅為其中一家,並非雙方合併破局的主因。

順達科與加百裕於今年8月5日宣布換股合併,順達科為存續公司,合併後的「新順達」,市占率達17%,躍居全球第三,緊追日本三洋與新普,一度引發業界震撼,昨日宣布終止,同樣引發業界關注。

黃世明指出,雙方決議終止合併,總比針對換股比例,繼續拖下去好,避免影響股東權益,後續暫不會與同業尋求合作機會,但會針對電池上下游,進行垂直整合的延伸合作。

法人分析,筆電(NB)產業明年競爭仍然激烈,且從代工系統廠以降,全部將面臨毛利率下滑窘境,零組件廠的整併與轉型,未來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星期四, 12月 09, 2010

關於借錢投資的想法

一個同學提出以下的問題:
===========================
借錢投資這個議題,

一直都被很嚴肅的看待。
確實也應該,
但真的是投資大忌嗎?

用簡化後的方式看,
借錢投資的三個要點:

1. 每個月分期攤還的能力
2. 標的可預期的報酬率
3. 此借貸的利率

這三個要點應該也是主要的風險所在,
只要2 > 3,
且1是可以負擔的,
那為何不可呢?

我這裡並不是鼓勵借貸來做股票的「價差」,
而是一樣長期投資股票,
既然長期持有股票的報酬率可以計算,
那為何借貸的利率不能一併計算?
兩者整合計算後,
也可算出年化的報酬率吧!
==========================

我的想法是:

套句電影台詞"出來跑的,總有一天要還"


預期報酬率是一種估計值,同一個標的物,不同人的預期報酬率計算結果都不見得一樣,

就算報酬率遠高於借貸成本,有很大的安全邊際,

只要有能力支付利息,理論上是可以借錢投資,

但實務上會有以下問題:

1.連贏數次,讓胃口愈養愈大,總有一天踢到鐵板,因為槓桿的原因,不只蝕了本金,且又負債

2.熊市持續時間過長,眼看持股市值不斷下降,加上利息的壓力,能撐過黑暗期的人畢竟是少數

3.預期報酬率評估錯誤,好股票也是有轉壞的可能,槓桿加深了虧損的力道。


理財是為了讓生活更好,

如果開慢車可以到達目的地,為何要冒險飆車,

平時努力工作累積現金,

等待愛股出現便宜價位就分批買入,

當股利足以支付日常生活時,就自由了,

為了多賺一點錢,把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

好像不是很划算。

星期一, 12月 06, 2010

季線v.s.賺股利or價差

作股的獲利方式主要是賺股利v.s.賺價差兩種,


首先要自己定義好,這隻股票要獲利的方式是哪種,

如果是賺股利,MA60提供的是勝率高的進場價,之後又跌破也不需要停損,因為跌破的意義代表有更便宜的價位可撿。


如果是賺價差,代表這隻股票是隨景氣波動大,或是成長型的股票,你並不打算抱它到天荒地老,

進場後跌破MA60就是一種警訊"是不是看走眼了",需再檢視一次基本面及相關新聞,

虧損10%時,就準備停損,


作個股價差的難度高,可以用0050來代替,價差股不可佔總資金五成以上的比例。

不論是賺價差or股利,記得要分散10支股票and分兩批進場,單壓一注不是大賺就是大賠,

以賺股利思維來作股,會比較輕鬆。

星期一, 10月 18, 2010

超好用的網路硬碟Dropbox

.

功能介紹如下:

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小叮噹的四度空間袋,把檔案放進名為"My Dropbox"的目錄後,

就可以在另一台有裝dropbox軟體的電腦看到一模一樣的檔案,

這樣的好處就是

1.重要的資料可以自動備份一份在網路上,不怕硬碟掛掉

2.如果在工作和家裡都各有一台pc,可以方便進行分享

3.可以和其它朋友分享大型檔案,不必受限email容量限制
(分享方式為:把檔案丟進"My Dropbox\Public"這個目錄之後,然後在檔案上面按右鍵,
就會出現dropbox的選單,裡面有個"copy public link",點了之後再到網頁瀏覽器貼上網址,
就可以自動下載該檔案,因此分享檔案給別人就只需給對方這個網址即可。)


http://www.dropbox.com/referrals/NTEwMjk1NDk2OQ

上述網址是我的dropbox推薦信,不介意的話可以經由上述網址去新增一個帳號,

這樣可以讓我得到250mb的獎勵空間,感恩蛤~

這個軟體只有英文介面,只要google "dropbox 教學",就有一堆教學文章,以下這篇不錯。

安裝教學:
http://blog.xuite.net/yh96301/blog/36409663

星期四, 8月 26, 2010

開源節流

關於如何快速提昇本金,

我覺得要從"開源節流"這句話來思考,

我玩過"現金流"的電子版遊戲,

遊戲開始時會選角色,有的是高薪的醫生,有的是低薪的清潔工,

但只要不斷累積自己的被動收入,

時間久了,都一樣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賺一塊錢,扣掉必要的開支和所得稅之後,可能只剩五毛錢,

省一塊錢,反而是確確實實的一塊錢,

所以養成節儉的習慣,

把省下的錢再轉投資,

年輕時可能苦一點,

但經過時間的複利效果,

是很驚人的一筆財富。



10%的複利,經過30年的時間就是17倍,

所以今天省下的1萬元,30年後就變成快20萬元,

如果省下10萬元呢?

如果省下100萬元呢?

老巴為何那麼節儉?

因為他知道現在省的每一分錢,未來都是可怕的財富~~~

星期三, 8月 11, 2010

大道至簡

便宜就買,貴就賣,中間就抱著收股利,




成本太高就分批出掉,成本很低就值得抱,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在賭博,賭久了就會賠錢。

保留現金的兩種方式:配發股子v.s.完全保留盈餘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12):


把保留盈餘配發股子v.s.像波克夏那樣完全不配

理論上兩者都是保留現金在公司中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13):

m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13):

對於投資人來講,應該都是相同的

不過又覺得應該會有一點差異

你覺得它們兩個會有什麼不同?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13):

如果保留的未分配盈餘不需要額快課稅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14):

那應該兩者是相同的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14):

目前台股未分配盈餘,會被課多少稅?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14):

10%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15):

而配出股子的稅,就是視產業不同決定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16):

所以像高科技股,配發股子的稅率應該都比較低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17):

被配出的股利應該是稅後的了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17):

所以對於需要現金的公司,配股子v.s.完全不配

何者為優?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19):

這應該有個最佳解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20):

完全不配不見得符合所有股東的最大利益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22):

A:配股子,B完全不配。

A和B兩種狀況都把現金保留著,A是股票變多張,B是淨值愈吃愈肥進而推高股價

理論上對於股東來說,應該是差不多的

但對於公司來說,會有稅的問題

就要看哪種方式繳的稅少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23):

其實A的情況

只是股東權益中

會計科目的認定不同而已

不然若沒有稅的問題

跟B選項對股東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24):

股本也是淨值的一部份

你說的如果是每股淨值

那就OK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25):

不過高股價對股東來說有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這部份的影響就比較難明確算寄了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26):

那從公司的角度來看,要怎麼判斷選A or 選B會比較有利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0):

如果是以公司的角度來看

我認為 B 比較好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31):

B的話,你剛說是要繳10%的稅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1):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32):

會不會有這種狀況,就是公司派選擇A,然後繳的比10%少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2):

我還是要強調

不論是 A 或 B

都已經是繳完營業所得稅的結果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3):

B 的情況是還要再另外繳 10%

有點懲罰性質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34):

那這樣來說,應該就不會有公司想選B了

因為保留同樣的錢,選B還得多花10%成本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5):

這也不至於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6):

要看股東結構而定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38):

什麼樣的結構會讓公司寧可多花10%成本也要選B?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8):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市上櫃公司的老闆或家族成員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39):

會用投資公司名義持有公司股票的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

如果真的從公司的觀點來看

假若對於資金的需求很強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40):

將未分配盈餘保留

讓每股淨值上升

且不擴大股本

一方面可以維持高股價

有利於辦理現金增資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41):

另一方面

股東人數不會太過分散

對經營公司的單純性也是有正面效益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43):

嗯嗯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45):

但是實際上

最好的解法應該不是A跟B

會有個最適比例才是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47):

但我覺得還是怪怪的,因為A選項發股子,雖然沒辦法高股價,但是還是可以現金增資。

另外,只要公司派持股比例夠多,股東分不分散與公司經營也沒有太大關係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50):

第一個問題

差別在於溢價的幅度可以多大

第二個問題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51):

關鍵的確是經營層持股比例的多寡而定了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57):

低股價用八折價讓人認購v.s.高股價用八折價讓人認購,如果同樣是募集1億元,兩者只差在散出去的股票張數多少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3:58):

對於認購者來說,利潤相同,吸引力也就一樣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01):



但是另一方面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02):

這也表示經營者股權的潛在稀釋幅度啊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04):

我覺得這是要看 釋出張數/總張數 的比例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05):

釋出張數多,但是佔的比例小,反而稀釋幅度較小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06):

「釋出張數多,但是佔的比例小,反而稀釋幅度較小」這句話蠻懸的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07):

流通股數10000張釋出100張v.s.流通股數10張釋出5張

前者張數多,但比例小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08):

你這樣的解釋我可以理解

但是我們剛剛討論的重點

前提是



低股價用八折價讓人認購v.s.高股價用八折價讓人認購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09):

如果以募集同樣的資金來看

顯然前者會增加更多的流通股數不是嗎?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11):

沒錯,但那只是流通股數變多,但只要不要佔比例太高就沒事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12):

這結論就是 case by case 了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14):

高價股總流通10張,釋出5張,張數少但佔比例太高。因此並沒有所謂的高價股就比較容易現金增資的道理,不是嗎?

股權應注重的是持股比例,而不是絕對張數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15):

我剛剛應該沒說「高價股比較容易現金增資」吧?

記得是「高價股溢價幅度可以比較大」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16):

另外不能否認的是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16):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3:50):

第一個問題

差別在於溢價的幅度可以多大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16):

EPS高的高價股市場願意給的本益比比較高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17):



所以我有說「容易現金增資」嗎?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18):

是我誤解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19):

應該說高價股比較有機會用高於內在價值的price向大眾要錢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20):

這麼說似乎有點「黑暗」 !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21):

10 塊 的 7% 是 0.7

100 塊的 7% 是 7

這 7- 0.7 = 6.3 的差別

就是高低價的差異了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22):

嗯嗯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24):

所以就算以同樣高於內在價值的幅度來計算現增價

高價股當然還是比較吃香的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26):

不過如果是想募到同樣金額,低價股就會賣多張,10張10元的也是100元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26):

是啊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27):

最終還是都會放進股東權益裡面去計算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28):

差別就是市場給予的評價差異跟實際增加的流通股而已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0):

所以總結下來,B類型不配股子的優點,似乎就是拉高股價,在高點現金增資撈錢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30):

如果你要給這樣的結論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1):

而代價就是要多花10%的成本去保留盈餘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31):

也是 ok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1):

對股東的好處,就是可以少繳股子的稅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3):

老巴的波克夏,有時候用股權交換的方式作拼購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4):

等於是公司套到利,股東也沒繳股子稅,雙贏策略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36):

不知道美國有沒有對保留盈餘課稅的情況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7):

而,一般台灣公司似乎沒這麼精明,所以應該採A策略,股東會比較有利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38):

一般台灣公司用的應該是 C 策略吧

adamacon飛俠ㄚ達@今天好多衣服要繡 說 (PM 14:39):

一部份股子,一部份保留

忠孝(宇驊第一天上學,表現還算不錯) 說 (PM 14:39):

m

星期五, 8月 06, 2010

除權和除息哪個好?

除權並沒有把錢流出公司,


因此等於是公司把那筆錢拿去運用

把ROE視為該公司運用資金的報酬率,

因此只要高ROE能維持,

就代表公司幫你把那筆錢一直用高ROE的報酬率賺錢。



ROE的英文是Return on Equity,換句話說,就是"用淨值價買股,會得到的報酬率"

除息後拿到現金再買進,

新買部位的成本通常都比淨值高,

因此造成報酬率會低於ROE。


結論:
如果是穩定成長股,只要它能一直維持高ROE,那我當然希望它不要配現金,

就如同當年的波克夏一般,

只是這樣的股票很少,通常也很貴,

所以崩盤之後再買股,才容易買到好貨。

星期二, 7月 13, 2010

關於放空現股的想法

放空的風險很高:




1.空到主力股,就算最後大方向是對的,可是先嘎上外太空再掉下來,還沒賺錢就先斷頭了,例如最近一直飆漲停的4609唐鋒,可以先看一下它的線圖,之前不幸放空它的人,連斷頭都沒辦法,不像作多股票頂多歸零。



2.每年股東會強制回補,所以最多放空一年,而股價回歸基本面如果花超過一年的時間,還沒賺錢就被強制回補了。



3.如果採短線放空,就是預測短期的走勢,屬投機行為,但短線走勢是大戶操控出來的,沒有道理可循,就算有人放空賺錢,真正的原因是掌握到正確投機心法or只是運氣好呢?

星期二, 6月 15, 2010

解讀ROE v.s. 景氣循環股

Return On Equity股東權益報酬率,又稱淨值報酬率,

可以用來檢視公司的獲利能力,

對公司來講,股價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真實可動用的資金是淨值的大小,

因此投資首重"穩定的ROE",

因為公司的獲利會波動,但如果過去歷史獲利能力都表現一致,

則可以合理推薦未來也有相似的表現。


但,景氣循環股的獲利能力會隨著景氣波動而有相當大的差距,

景氣好的時候ROE可能有30%,

景氣差的時候ROE甚至可能掉到10%以下,

因此在評估景氣循環股的買點,就和穩定成長股的方法不同,

剛才我們講到ROE是淨值報酬率,

代表了"用淨值的價格買進這家公司,每年的報酬率就剛好等於ROE"

因此景氣循環股的最佳買點,就在於"股價是不是逼近淨值"的時候,

只要"股價淨值比"愈接近1,就代表每年的投資報酬就愈接近ROE,

甚至當"股價淨值比"小於1時,每年的投資報酬竟然還可以比ROE更高,

因此"股價淨值比"可視為景氣循環股的風險程度指標,愈低愈好。

之後就算景氣循環股的ROE再怎麼波動,

只要買在低股價淨值比的價位,就可以確保不會買貴,

至於未來報酬多高,

則是看該產業的景氣多熱絡,那就是看上天決定了。

星期一, 6月 14, 2010

用包租公的心態看待股票

買房投資的基本原理很簡單,看準好地段的房子,等待房價大跌時買進,

至於房價多少才算低,可參考房租報酬率(房租除以房價)來決定,

平常就靠收租金維生,等待哪天房價高漲到不合理價位時,

就計算一下房租報酬率,如果報酬率接近定存,就是可以賣房的好機會。

但買房的缺點,就是要花時間看房子,還有日後維修水電、管理房客、招租之類的問題。

而買股當包租公就沒有上述缺點。


用買房的觀點來反觀買股投資

看準好地段 = 看準好公司

低房價買房 = 大跌後買股

收房租維生 = 收股利維生

高房價賣房 = 高股價賣股

找不到房客 = 找不到標的

這時可能會疑惑,就是沒有標的時怎麼辦,

答案就是等待,

投資比的是誰犯的錯少,而不是比誰能買最低賣最高,

人生漫長,漏掉幾顆好球只代表少賺,但不會讓你三振,

只有鉅額虧損才會讓你三振,
所以耐心等待安全的買點出現,

找個好地點的房子or好股票分批買入,
 
等到買夠了,股利收入高於日常支出時,
 
就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了。

星期二, 5月 11, 2010

比一場穩贏不輸的比賽

以巴式心法進行投資,就像是在比一場穩贏不輸的比賽,重點就是買的標的要物美價廉,

而股市只會有以下三種狀況:

股市大漲:如果股價出現不合理的上漲,就如同有個凱子出了天價要買下你的小店,這時就需評估"賣出換現另作投資"v.s."繼續持有"這兩者的預期報酬率何者為高,如果定存利率都比持有的預期報酬率高,那當然就賣出換現轉定存,等待另一個預期報酬率高於15%的標的物再買進。又或是發現另一個標的物的預期報酬率遠遠高於現有持股的預期報酬率,也可考慮換股操作。

股市小漲小跌::因為股價不夠高,因此就以每年領取股利為主,而當初買進的條件是預期報酬高於15%,所以也就相當於有筆15%的定存穩定獲利。

股市大跌:市價遠遠低於合理價值,則分批次大量買進,等待未來的大豐收。

只要時間足夠,則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會贏。

星期三, 4月 28, 2010

用詞,決定了觀念與結果

常聽到"玩股票"這種用詞,

而且會使用"玩"這個詞的人,短期賺賠或許不一定,

但長期下來,幾乎在股票市場都是虧損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結果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正確的投資觀念,而是與它"賭一把"的心情,

所以相關的"偏財運佳不佳"、"手氣旺不旺"、"今天的幸運色是紅色"......這些非科學的因素也都跑出來,

所以潛意識裡面就認定股票=賭博,

怕痛的人就會遠離不再接觸,

不怕痛的人則是繼續沈淪,

最後就變成該進場時縮手,高點時受到鼓動才放膽豪賭,

逃不出虧損的命運。




常用到"玩"這個字眼的東西,還有"玩樂透"、"玩車子"、"玩麻將"......等等


通常都是不斷花錢且難以獲利的事物。


相較之下我們比較少聽到"玩土地"、"玩店面"、"玩公司",

因為在這些投資上,我們都是用很審慎的態度在進行,

並不是抱持著和它賭一把的心情,

而是在可以預期的風險與報酬下,所作出的投資,

你還在"玩"嗎?

定期審視自己的邏輯與績效,就能確定自己是在"玩"還是"投資"。

星期五, 4月 16, 2010

追求幸福Max的人生

追求財富的方式有很多種,

有人拼命的工作,

有人執著在金錢遊戲中,

大家都有同樣的目標,就是追求一個有錢的人生,然後獲得幸福。


但,財富並不是幸福最重要的關鍵,


它只是個工具,而最重要的是,要如何有效率的完成人生的多項目標。


希望環遊世界、希望能業績出眾、希望能財務自由、希望能.........

這所有的目標,除了金錢之外,還需要有效的時間管理。

當目標很明確時,就要思考時程如何規劃,

了解什麼時間點應該要完成什麼階段的工作,

將每個工作拆成多個小項目,一項項逐步完成,最後才有可能達成最多的目標。



如果太過專注於某項目標,而把其它的都忽略了,

就和許多職場強人一般,或許有了顯赫的成就,但那又如何?

人生的重點,應該放在整體目標的完成度,如果顧此而失彼,

就像月考數學成績100分,其它掛蛋一樣,

平均80分的人,或許反而更幸福,不是嗎?

星期五, 4月 09, 2010

懂買房比懂買股更易致富?

懂樂透比懂買房更易致富

每個樂透得主只花了100元,隨便簽一組數字,就賺了上億。

所以大家快去買?



這類標題就是標準的不負責任言論,勝者的背後,有更多陣亡的人,

投資的本質,就是Buy low and sell high,

但是如何Buy low就是一門學問,不論任何行業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鑽研,

買房通常比較不容易賠錢,是因為金額較大,所以投資者會花比較多心力貨比三家,

而且脫手不像股票那麼容易,所以就會減少買賣次數.............

這就和買股前專心分析,然後不作短線價差的原則是相同的,

不管是股票或房子或開店作生意,只要成本便宜,等待時間回歸價值,最後就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了



p.s. 買房也不見得一定賺,

我有認識的人在逢甲商圈買了一些學生套房出租,

十幾年下來房價也跌,租金也跌,房子也折舊,

換算後的年複利報酬大約只有2~3%,

所以沒有絕對好的投資項目,

只有"你懂不懂"的投資項目。

星期日, 4月 04, 2010

IRR折現公式-------評比各種不同投資的好工具

當手頭上有多筆投資可供選擇時,

這時候可以使用excel的IRR公式,計算各筆投資的投資報酬率。

IRR簡單來說,就想像成是一家叫作"股票銀行"所提供的定存利率,


股票持有期間所配發的股利,就想像是把利息領出來藏到床底下,

所以會有以下狀況:

1.公司完全不發放股利=>就如同把錢存定存,最後一次全領回,則定存利率IRR這時候就等同這筆投資的年複利報酬率

2.公司每年都發放股利===>就如同每年把利息領出來藏在床下,而定存利率IRR則繼續對銀行內的存款進行複利滾動,

而床下的錢當然就沒資格繼續複利,也因此就造成了IRR看起來很高,但實際年複利報酬率反而不如預期(因為你沒有把所有的錢都保持在複利狀態)

但如果這時把床下的利息拿到IRR相同的新銀行繼續存,

則整筆投資的年複利報酬率就又會與IRR一樣了。



p.s.之前Mike舉的例子irr(-100,10,10,10,10+100)=10%,

用定存利率來想也很容易,

就是存了100元,銀行公告利率是10%

每年生出10元利息就馬上領出藏床下,

下一年繼續用100元去生息,

所以我們觀察到每年利息都固定是10元。


如果是irr(-100,10,15,95),計算出的irr值為7%,

以白話解釋,就是期初投注了100元用7%定存,

一年過後本金為107元,然後領出10元藏床下,剩97元繼續7%複利,

下一年本金變成103.79元,然後領出15元藏床下,剩88.79元繼續7%複利,

最後本金變成95元,然後全領出來不再複利。

p.s.以下這個網址的IRR有圖解,我覺得寫的不錯,不過用了很多數學就是了

http://www.masterhsiao.com.tw/Mirr/Mirr.htm




p.s.因為IRR只對"股票銀行"內的存款進行複利,所以假設有兩個穩健的標的物,
且IRR都是15%,A公司是完全不配現金股利(例如老巴的波克夏or只配股票股利的公司),
B公司是將所有盈餘配發現金(例如高配息股)

如果把全部的錢都買進A公司,則只要A公司繼續穩定成長,則資金就會以15%複利成長。
如果把全部的錢都買進B公司,則每年生出的現金股利則需手動再買IRR大於15%的標的物,
不然最終的複利報酬率一定會低於15%(因為配息後不見得能馬上買到高IRR股票)

結論就是:高IRR的不配息股,是複利效果的最佳代言人。

星期五, 4月 02, 2010

什麼是"ETF"

http://www.masterhsiao.com.tw/ETF/ETF.htm

http://www.masterhsiao.com.tw/Essay/EtfPrice/EtfPrice.htm

http://www.twse.com.tw/ch/products/securities/ETF/qanda.php

星期三, 3月 31, 2010

什麼是"錢"

從網路上找到的,關於錢是怎麼造出來的視頻。

http://www.wretch.cc/blog/aiolex/30780954

http://www.wretch.cc/blog/aiolex/31058335

星期二, 3月 30, 2010

買股v.s.開店作生意

買股v.s.開店作生意,

這兩者在我眼中,其實是相同的事情,

股票的本質,就是企業的一部份所有權,

所以買股這件事,我都當成是我開了新的店面,

舉例來說,如果買了中鋼,就當成是開了家打鐵舖,

買了中華電,就當成是開了家通訊行,

而,每年股票發的股利股息,就等於是這些店面每年上繳的店面租金。

股票獲利方式可以大略分成兩種:

1.以當包租公的心態看待股票:

選擇營收穩定的公司,低價買進後長抱,

只要買的夠多,每年就可靠租金收入穩定過活,但是重點在於買價要夠低,

才能確保有足夠的報酬率,

如果花100元買了每年配1元的股票,等同於報酬率只有1%,還得冒股價下跌的風險,

那倒不如改存定存還安全許多。


2.以買賣房地產的心態看待股票:

營收變動大的景氣循環股為主,景氣谷底時買進,景氣高點時賣出,

景氣高低點則以GDP高低點作評估,低點分批買,高點分批賣,

然後適度分散投資在不同產業,可以避免眾家皆漲我不漲的風險,

或是直接以ETF取代景氣循環股也有類似的效果。

而報酬高低則還是靠買價決定,買的愈低就報酬愈高,用低風險創造高報酬,

與投機客的"高風險高報酬" 思維剛好相反,別再相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種鬼話了。



持股應該兩種類型各佔一半,這樣可以確保在高點時可以實現部份獲利,

避免再次金融風暴時,資產被腰斬的風險,

而在風暴平息時,高點回收的現金,就是低點加碼的利器了。

星期六, 3月 20, 2010

秘密

作者: Rhonda Byrne
出版社:方智


從朋友那邊借了這本書和DVD來看,比較推薦看DVD,因為兩者內容差不多,而DVD還有畫面可看,會比較有深入感受。

總結全書內容,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心想事成",並延伸出相關的正向思考方式。從科學的觀點來看書中的"吸引力法則",還是有其局限在,例如想像"我要一拳打爆地球"、"我要成為每一期的樂透頭獎得主"之類,相信用盡一輩子的時間去冥想也不會達成..............但作者不是強調只要勇於想像,什麼事都能辦到嗎?...........這應該不是作者的本意。

觀察周遭的朋友,生活過的順心的人,自然會散發一種令人愉悅的感覺,相處後也會被感染到相同的氣氛,如同古語說"近朱者赤"一樣,反之亦然。

正向思考的人在作決策時,不自覺就會朝向光明面思考,也引發週遭的人一起加入這個循環,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 無形中就得到很多助力,原先無法達成的事也順利達成,這是我從書中得到的結論,雖然很簡單的道理,但為什麼很多人沒辦法作到呢?

關鍵在於"信念",要堅決的相信它會發生,自然會改變態度,之後就影響了作法,最後就改變了結果。

它是一本薄薄的書,簡單的觀念,但對於人生的正向思考很有幫助,還蠻值得一讀。

星期四, 3月 18, 2010

人生到處充滿了黑天鵝事件‏

以前看過一本書,叫作黑天鵝效應,裡面講了很多廢話,


簡單用一句話表示,就是"有可能出包的事,就總有一天會出包"

原本規劃3/20要出發去西藏玩,

結果3/17臨時接到中止通知,原來是西藏發生暴動而無法成行,

如果前幾天設個賭局,賭我西藏能不能成行,

那應該會有很多人賠錢。

反觀到投資這檔事,老巴講過"第一守則就是別賠錢,第二守則就是別忘了第一條"

這句話在每個時期看,都有不同的體悟,

未來的人生還有N種黑天鵝事件等待著我們,

只有能確保本金安全的人能到達終點,

套句廣告詞"先求不傷身,再講究效果",

運用在巴式投資的邏輯,還蠻貼切的。

星期一, 3月 15, 2010

關於權證及指數選擇權

權證和指數選擇權,可以把它想像成賽馬的馬券,


勝算高的馬賠率小,也就是每張權證的成本會很貴,雖然常常賺小錢,但是一次看錯就全吐回又倒賠。

勝算低的馬賠率大,雖然每張權證成本低,但是幾乎不可能會履約。

不管是押哪一種,其實都是在玩"花一元買八毛的獎券",也就是每筆投資只能回收八成,預期報酬為負值。

偶一為之無傷大雅,但是1元*0.8*0.8*0.8*0.8..........到最後會趨近於零。

當然偶爾會聽到有人大賺,但那就和樂透常有人中獎一樣,

只是有誰能提出一套方法,可以每次樂透都中獎呢?



投資就是不斷去作"預期報酬為正"的事,

不論是買股、作生意、投資房地產,道理都一樣,

只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投資,更可以提高勝算,

只要時間夠久,利潤自然就會增長,

如果真的想不開,倒不如去買張樂透,

因為只要這輩子中一次就達到財富自由,

比起玩預期報酬為負的遊戲還來的有意義。

星期日, 3月 14, 2010

不要在砂石車前撿零錢

股價有三種狀態,分別是貴、合理、便宜。

對於巴式投資者來講,是在便宜時進場,合理時續抱,貴時出清。

目前已經是高點,股價也不便宜,

如果硬要在這時候才進場,

就像是在砂石車前撿零錢,冒著生命危險而只能得到一點點獲利,

還是耐心等待崩盤後股價便宜之後,滿地都是黃金再動作方為上策。

2010年的走勢向下,等待的過程中多閱讀,年底出現買點時,低風險又高報酬,

長久下來就可達到穩健獲利,誰說一定得入虎穴才能得到虎子~

星期一, 3月 08, 2010

人口結構將重大改變台灣房地產(網路轉貼文章)

以台灣歷年出生人口來看,


購屋市場確是現在開始減少,

再過幾年市場會有很明顯的感覺。

人口是20年前就開始減少,

注意購屋市場的主力是三四十歲成家的新婚夫婦!



出生年次  年終人口    出生人口  出生率(千分率)

 36  6495099 241071 38.31

 37  6806136 263803 39.67

 38  7396931 300843 42.36



 39  7554399 323643 43.29

 40  7869247 385383 49.97

 41  8128374 372905 46.62

 42  8438016 374536 45.22

 43  8749151 383574 44.63

 44  9077643 403683 45.29

 45  9390381 414036 44.84

 46  9690250 394870 41.39

 47 10091928 413679 41.70



 48 10484725 423863 41.20

 49 10850685 422319 39.59

 50 11210084 422740 38.32

 51 11584942 426325 37.42

 52 11949260 427212 36.32

 53 12325025 419797 34.59

 54 12698700 409620 32.74

 55 13065473 418327 32.47

 56 13371083 376806 28.51



 57 13725991 396886 29.29

 58 14411976 393455 27.97

 59 14753911 396479 27.19

 60 15073216 382797 25.67

 61 15367774 368067 24.18

 62 15642467 369022 23.80

 63 15927167 369686 23.42

 64 16223089 369349 22.98

 65 16579737 425125 25.92

-人口開始減少

 66 16882053 397373 23.75

 67 17202491 410783 24.10

 68 17543067 424034 24.41

 69 17866008 413881 23.38

 70 18193955 414069 22.96

-人口開始明顯減少

 71 18515754 405263 22.08

 72 18 ???????? 383439 20.56

 73 19069194 371008 19.60



 74 19313825 346208 18.04

 75 19509082 309230 15.93

 76 19725010 314024 16.01

 77 19954397 342031 17.24

 78 20156587 315299 15.72

 79 20401305 335618 16.55

 80 20605831 321932 15.70

 81 20802622 321632 15.53

 82 20995416 325613 15.58



 83 21177874 322938 15.31

 84 21357431 329581 15.50

 85 21525433 325545 15.18

 86 21742815 326002 15.07

 87 21928591 271450 12.43

 88 22092387 283661 12.89

 89 22276672 305312 13.76

 90 22405568 260354 11.65

 91 22520776 247530 11.02



 92 22604550 227070 10.06



 93 22689122 216419  9.60

 94 22770383 205854  9.10

 95 22876527 204459  8.96

 96 22958359 204414  8.92



雖未實行一胎化,但跟一胎化差不多,

基本上買房子,要看容不容易脫手,

如無法脫手只能稱作[消費],不能當作[置產]

以兩岸三地的出生率來看,

大陸自1979開始實行一胎化,

臺灣,香港,澳門也進入少子化,平均一個家庭少於1.7個小孩

而購屋市場的主力是三四十歲成家的新婚夫婦,

1979+30=2009

以兩岸三地的人口來看,未來30年將少一半,

也就是說30年後,現在有一半的房子將養蚊子。

也就是自2009年開始,兩岸三地的房地產將由[中國]及[中資]主導房價下跌,

過去三四十年,因土地與房地產不能進口,



但人口激增(中國由4億增加至13億, 臺灣由6百萬增加至23百萬)所以房市上漲。





但未來30年,因土地與房地產不能出口,但人口遽減,所以房市爆跌,

正所謂成也風雲,敗也風雲。



這一波下跌至少30年,30年內,不動產真的不太會動。

[中國]及[中資]將是這一波主導房價下跌的主力,

未來房市,長期看空,短期看地方,

房子不住人,可以養蚊子!

星期五, 3月 05, 2010

龜兔賽跑

和朋友聊投資話題時,經常開玩笑說投資就是龜兔賽跑,龜與兔都從台中出發,目的地都是象徵財務自由的台北。

我奉行不渝的巴式投資像龜一樣,走省道一步一步穩定的向北行,雖然很慢,但是很穩。

市場上充斥的投機客,就像兔子在高速公路上跑,有時跑在北向的道路上,獲利又快又驚人,但有時又亂跳到南向的道路上,不斷發生驚險萬分的衝撞事故。

隨著時間不斷過去,龜還是穩定的爬,但跑在高速公路上的兔子們,漸漸的因為受重傷而一隻隻消失在市場上。

我相信還是會有萬中選一的兔子,能夠躲過種種事故,讓自己快速到達終點,
但,投資不是百米賽跑,重點在於能不能安全地確保本金穩定增長,
而不是在追求樂透式的幾次大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而我選的是當一隻快樂的龜式投資人。

星期四, 3月 04, 2010

一分鐘讀書法

書名: 超閱讀力,本書不誇張!1分鐘讀懂?本書

作者: 石井貴士
出版社: 瑞昇



剛看到書名,以為又是一本教人怎麼速讀的書,

不過本身對於速讀就很有興趣,而且該書只薄薄一本,

所以就翻了一下,

看完的心得是,與其說是教速讀,倒不如說是教你怎麼有效的讀書。

裡面提到了"與其花很多時間細讀一本書,倒不如淺讀一堆書然後讀很多次"

透過不斷的重覆閱讀,讓人腦中的短期記憶轉變成長期記憶,

否則過個一個月,內容就忘的差不多了。

書中有寫到一句我很喜歡的話"要學某項技能,就去圖書館讀個200本就變專家了"


和一般大眾所認知的"要去讀幾年相關科系才能習得"很不一樣,推薦給大家看。

星期五, 2月 26, 2010

基金真的是雞精嗎?

對於投資有興趣,但是又苦無其門而入的人,往往都是走向買基金一途,

希望透過基金背後的專業經理人,讓自己達到穩定獲利的目標,

雖然曾出現過Peter Lynch這樣偉大的基金經理人,

但是更可能的狀況是,當你買了XX評比為五顆星的基金,懷抱希望可以長抱獲利時,

每隔幾年的股市大跌就把你狠狠打醒,而且你會發現,排名前幾名的基金,每年通常都不一樣。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基金的設計制度:



基金本質就是一籃子股票所構成,因此買進基金,就等同於請人幫你把這筆錢買進一堆股票,

而,基金公司的獲利,主要來自於每年收取的保管費,因此要提昇獲利,就是要讓基金規模愈大愈好,

而規模要大,就是靠績效吸引資金,所以大多數的基金就自然變成短線獲利的追求者,當股市是牛市時所有基金都賺錢,

但熊市時基金經理人卻不會提醒你最好出場一趟,最後抱上又抱下,等到虧損到受不了時,剛好就殺在最低點,

而且熊市時基金本身也受政策限制,最少需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因此熊市=基金虧損,成了必定的宿命。

最嚴重的是,基金賺錢時要付保管費,但基金賠錢時,可不會忘了少收一毛錢。

但,買基金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沒有選股能力的投資人,也有獲利的機會嗎?

而,基金的表現,怎麼變成要自己選好的基金,而且要自己選擇好的進出場點,這和自己選股又有什麼差別?

所以建議沒有選股能力的投資人,改買ETF,台灣最著名的就屬0050,
不必選股,指數漲它就漲,指數跌它就跌,

因此只要台股每次暴跌個3成後,將資金分三次攤平買進,

股市狂熱時就分批獲利,空手等待下次的暴跌,穩定獲利就是可預期的。

基金不像雞精那麼營養,別把基金當成雞精了。

星期一, 2月 22, 2010

本金的加法v.s.乘法

對於資產的累積過程中,
薪資是"加法"、投資是"乘法",

假設起始本金為1萬元,

如果當年薪資再存入1萬元,則薪資對於本金的年報酬率為驚人的100%

而如果當年投資績效和股神一樣有20%,卻會發現本金只增加了少少的2000元。



為什麼有好的績效,卻比不上單純的薪資存入呢?

原因就在於本金規模的大小。

在初期本金小的時候,只要節儉一點,把大部份的薪資存到本金中,就可大幅提昇本金規模,也就是我所謂的"加法"

同樣在本金小的時候,就算再怎麼努力的提高投資績效,但是身為"乘法"的投資績效,對於小小的本金來說助益並不大。

而隨著本金愈來愈大,薪資的效益就遞減,反而是投資的乘法效果可以提高收益。



有些人終生追求交易的聖杯,妄想當個全職交易員而不再工作,但由上述的邏輯來看,往往還沒得到想要的年收入之前,就已經坐吃山空了。

因此建議大家還是努力工作,省下不該花的錢,可確保期初本金迅速累積,

在此同時用心學習投資,等到本金累積到一定程度時,

就是投資的"乘法"發威的時候了。


補充說明:
其實還有另一種方式,在本金小的時候有卓越績效,就是靠高勝率的短線投機,透過頻繁的小幅獲利來迅速累積本金,但前題是"你有一套大賺小賠的操作邏輯",每天殺進殺出的散戶,往往都以為自己是那萬中選一的人,事實上笑的最開心的是券商,與其去追求短線交易的聖杯,倒不如定期買樂透來的勝算大。

星期四, 2月 11, 2010

套利v.s.跑短線

老巴手上有許多公司不斷生出現金,


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有好的標的物,

因此他在資金閒置時,透過已知的公司合併公告,來獲取資金的短期報酬,也就是所謂的套利。

我自己喜歡將套利擴大解釋,我們所作的巴式投資,其實也算是套利,我們是套取"預期報酬高低"之間的價差,

我不認為套利和跑不跑短線有任何關係,因為巴式投資買的是內在價值不斷提昇的標的物,

因此真要等到"貴了、壞了、換更好的"的時機,可能要等上數年,運氣好一點也可能幾個月就超漲,所以投資時間長短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於"用合理價位持有好股票"。

而一般散戶的跑短線殺進殺出,與其說是套利,倒不如說是賭博。

股價低於淨值的迷思

股價低於淨值,並不一定代表被低估,

舉個例子來講,

如果A股票每年的roe皆是1%,淨值為10元

如果你用10元買到A股,報酬率就視同roe,也就是1%

假設你用5元買到A股,報酬率=(10/5)*1%=2%

2%的低報酬率並不吸引人,

如果真的要學老巴早年的煙屁股投資法,

以舉例的A股而言,最少也要等它的股價跌到1元,

報酬率變成(10/1)*1%=10%,

而且要同時買進好幾種這樣的煙屁股股票,避免單一個股下市的風險,

但這是一種賺價差的策略,如果短期市場回復評價,才會有高報酬,

如果拖個10年才還它評價,則報酬就不怎麼樣了。

附檔的兩張圖,線條的斜率是投資報酬率

第一張圖是巴式投資的思維,好股長期持有,只要斜率保持夠大(該股票獲利能力不變),然後股價沒有超漲,結論就是抱愈久賺愈多。

第二張圖是Graham的思維,等待市場還它公道,追求短期的價差,抱愈久賺愈少。


星期一, 2月 01, 2010

GDP高點出清景氣股的邏輯

GDP高點,只適合出清貴股or景氣循環股,


因為景氣循環股在GDP高點時,有以下風險在:

1.景氣衰退時造成預期營收大減,讓投資價值降低,讓預期報酬降低而形成貴股。

2.景氣衰退時股價大幅修正,甚至跌破買進成本,傷害到本金。

3.高點不進行賣出,波段抱上又抱下,有可能獲利不如高出低進的效果。

而,所有的理論一定都有其罩門在,看待事物不能用100%來盤算。

高點出清景氣股,就要冒"萬一景氣衰退不如預期,之後走大多頭行情,再也追不回"這樣的風險,

老巴的投資生涯中,也常有多年沒有標的物的情形,

因此持股分成5~10檔分散投資,可以減少看錯的風險,一半景氣股一半好學生股,

高點時賣景氣股回收現金等待低點再買進,同時也有避開金融風暴全類股大跌的優點。

而如果你對該產業夠了解,判斷長抱的獲利會更佳,那當然可以超越景氣循環,長抱個十年以上。

就算不知道GDP理論的巴式投資者,也該把"用合理價買進自己了解的好企業"這句話牢記在心,

一直讓身為配角的GDP理論搶走主角的風采,這是我很納悶的一件事。

星期五, 1月 29, 2010

GDP理論於巴式投資的應用

從GDP理論中,將國家視為企業,未來GDP下降就如同預期企業營收衰退,景氣股就首當其衝。


而景氣股的預期營收變少的狀況下,GDP高點的股價自然就達到"貴了需要賣出"的條件。

而穩定股雖然難免股價也會修正,但它的預期營收變化不大,所以就算到了GDP高點也不需賣出(除非預期報酬率實在太低)

因此用巴式投資來看待GDP理論,買賣邏輯仍然是個股的預期營收決定,並不是因為預測股價會向下而賣出。

當然也有人會把GDP高低點視同波段高低點,但那樣就陷入波段操作的迷思,也就沒有所謂的長期投資精神了。



老巴的早期投資是師法Graham,

選股重心全放在怎麼去找煙屁股公司,

而後期因為Fisher的成長股觀念,讓他的投資功力更上一層樓,

因此每個人會隨著投資經驗不斷累績,而漸漸出現新的武功招式,

所以也不必据泥在"XX方法是不是巴式投資"

只要合乎邏輯,而且驗證過後可行,就是好方法,

武功練到最高境界,就是視招式如無物,草木皆可成劍。

星期二, 1月 26, 2010

投資v.s.買菜哲學

一顆高麗菜大概有十元的價值,所以我們會趁它大特價時買來吃。但如果剛好是颱風過後,哄抬成一顆100元,這時候我們會縮手,等待菜價回落。

把買股當成是買菜,首先是要知道自己愛吃的是什麼菜,這樣才不會買到對身體有害的東西,然後就是等待菜價落到可以接受的價格,最好是流血銷價時作大筆買進。

至於什麼時候賣掉這顆菜呢?

當它貴了、壞了,或是有更好的菜出現,

不然就一直抱著,讓它繼續長出小菜苗,時間久了,就發現菜愈來愈多了。

每天去擔心菜有沒有長高,有沒有被蟲咬一口,整天待在菜園裡,不是明智之舉。

投資的本質就是Buy Low And Sell High,

只要恪守這個原則,雖然不會有暴利,但是穩健的讓資金成長,是一件可預期的事。

星期一, 1月 18, 2010

不能相信投顧老師

不動的鐘,一天也會對上兩次,

所以投信只要每天都"上看xx點",

總會猜對個幾次,

然後猜對的那幾次,就會被大肆吹噓。

和電視投顧老師吹牛天天都漲停很像。

碰巧在猜對時進場的客戶,就會好康倒相報,介紹更多的人進場,

直到金融風暴後,全都死光光。

景氣好轉後,大家又忘了教訓,歷史不斷重覆。

自己的錢,還是要靠自己的邏輯來管理,會比較安全。

而邏輯的形成,就是靠多看書、上課,再加上自身的經驗,

只要經過一段時間考驗,確認可以獲利,就不斷重覆去作,

利潤就出來了。

自行創業的風險

目前大家在路上見到的商店或企業,其實都是適者生存留下來的結果,




但台灣人總是有一窩蜂的衝動,



看到蛋塔店好賺,就一堆人去開,



類似的東西有網咖、保齡球館、早餐店、雞排店.....之類的,



可是都沒先想過為什麼那些店活的下來,



"因為覺得應該會賺,所以就創業"------>這不就是"因為直覺xx個股會漲,所以買進",下場通常很慘。



這時候就可運用巴式投資的思考來分析,



能活下來的,通常是有其獨占性(方圓百里就此一家or獨家口味),或是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或是多角化經營能力......等特色存在,



才能保持高而穩定的ROE。



所以創業不是不行,



而是要先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去保有長久經營的特色,



如果沒辦法,就是代表能力還不足,



這時候要作的是先提高自身能力,例如開飲料店前,先去當工讀生磨一陣子,



不然隨意亂創業,就和買樂透一樣,成功機率很低。

不知該不該賣時,就賣一半吧

假設投入資金是100元,


全部梭哈,就是槓桿倍數為1,

因此漲10%就賺10%,跌10%就賠10%。
如果只投入50元,
漲10%對於本金來說是賺5%,跌10%對於本金來說是賠5%,
槓桿倍數為0.5。
賣掉一半,就是把槓桿變小,也就是讓本金的漲跌幅度變小,
就像是開車時車速放慢,可以有多一點時間思考。

波段操作v.s.長抱

波段操作理論上會有更高的績效,但是要看標的物來決定是否適用。


好學生股之所以要長抱,是因為它在熊市時跌幅相對較小,與其猜頭猜底浪費手續費且又吃不到魚頭魚尾,倒不如完整的吃下整段漲跌幅,但前題是買的成本要夠低,如果用高價買進好學生股,長抱下來還是賺不到錢。

景氣股,在熊市時會有很大的跌幅,所以GDP高點賣出,有蠻大的機會可以在GDP低點時,用更低的價位接回,而得到比長抱更好的績效。

好學生股就視同銀行定存,只要定存利率還ok,且這家公司營運穩定,就繼續抱,不必理會GDP高低,享受複利效果。

景氣股在GDP高點"分批"賣出,雖然沒人能賣在最高,但是平均下來是賣在偏高的價位。而回收的現金就等待下次低點再買回,達到手動複利的效果。